【非常醫生】12歲來港輸在起跑綫跟車幫補家計 何學工醫生父親撿回一命成就醫學路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21/02/03 18:25

最後更新: 2021/02/04 22:01

分享:

分享:

兒科病人對象由初生嬰兒至兒童到青少年,範疇涵蓋包括血液科、兒童免疫、過敏及傳染病科、兒童呼吸病科、兒童發展及行為科、兒童腦科、兒童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……林林總總,既多又廣。

兒童免疫、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何學工,喜愛小孩子,實習時發生了一件「爆喊」事件,更強化了他的信念……

「我輸在起跑綫」

何學工的父親是香港人,年青時到天津讀美術,締結了一段中港婚姻,何學工在內地出生,12歲來港,繁體字、英文也是從那時開始學起。從鄉村到城巿居住,生活節奏也是大不同,統統要重新適應。「我是輸在起跑綫,初來埗到,很多事情也懵懵懂懂,惟有加倍努力。」

何學工醫生表示,兒科對象是0至18歲病人,兒科以下有多個專科,範疇既多且廣。(周美好攝)

讀醫對他而言遙不可及,成醫之路時間長自然錢也花多點,他只想早些出身幫補家計。有一次他爸爸在街上高燒暈倒被送入急症室,何學工憶述:「那年中三,我做暑期工跟車搬貨剛放工,回家見媽媽一臉落寞,才知道爸爸入了院,他命懸一綫,馬上趕到醫院探病。」

父親經歷影響志向

到醫院後,何父已轉往病房留醫,睡在洗手盆下的帆布床,樣子只剩半條人命,原來他膽管閉塞及膽囊發炎引致敗血症,手冰腳涼,但身體卻像火爐在燃燒,神情呆滯。一家人怕得要命,幸爸爸進行了一個急性手術後撿回性命,留醫了一段時間才康復。

父親死過翻生的經歷、在醫院見到醫護人員的盡力救治及照顧病人,在何學工留下難以磨滅印象,全家人都心存感激。「是醫護人員救了他一命,這一事啟發我不如向着醫生的目標進發。」他就讀聖言中學,中六、中七同學間互相支持砥礪,讀書氣氛濃厚,挑燈苦讀向著目標進發,何學工終順利考入香港大學醫學院,依循姐姐之路同樣讀醫。

「何一針」緣來

做實習醫生時每3個月轉一次科,骨科、外科、內科輪流做,八、九成人選專科都會揀回實習時的範疇,他做兒科時上司評核不錯,有機會搵到工是他首要考量。當時瑪麗醫院兒科也是木人巷,很多東西可學。「我撫心自問:怕家長們煩嗎?怕不怕小朋友喊?家長對子女的疾病又特別緊張,一般都覺得兒科又難又煩,讀起來又多細微事項,但在兒科工作卻樂在其中。我又喜歡小朋友,選擇兒科是順理成章。」

他實習時曾做兒童癌病病房,看病人、抽血等事總是做不完,中午時根本沒時間吃飯,呷一口白粥又埋首工作中,他最大享受是在粥裏加上少許「美極」醬油,已覺是人間美味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早年癌症大多不能治癒,何學工在這裏見盡身心疲累的家庭,他們因為治療都無奈困在病房裏,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都在這裏發生。有個12歲患淋巴瘤的男孩,每次抽血都費盡唇舌,有次他向何學工討價還價:「如果你不能一次便抽到血,要讓我拮回你一針!」何學工答允,但他確不能一針完成,於是把手遞到男孩面前,男孩笑笑說,只是跟他開玩笑而已。自此男孩乖乖讓醫護人員抽血。「其實男孩沒預每次都一針抽到,只是推動我做到最好。」輾轉流傳,自此何學工獲得「何一針」稱譽。「此江湖諢號『何一針』,希望帶給病童家長們一些安慰和信心。今時今日,醫院診所的抽血技術員,已經成為初出江湖醫生的救星和好幫手。」

「爆喊」事件  立志兒科

他對兒科義無反顧,信念更牢固,緣於有段時間何學工在癌症病房實習,有一個小男孩,樣子非常可愛精靈,常跟他聊天說笑,有一天他沒有預兆沒有道別突然離世。「我在病房陷於崩潰,男人之家飲泣到抽搐,場面十分尷尬。後來部門資深同事會見我了解情況,並說癌症病房不免慣常面對病人離世,要看得開,若太感傷用事,要問問自己是否適合從事此科。」旁觀者清,一言驚醒了他。「我愛開開心心,不如選兒科專注過敏病。」

上年何學工收到一張中學生物老師寄給他的聖誕卡,因老師的女兒小時候因腎小球綜合症入院,巧合地遇上何醫生,多謝他悉心照顧。「其實可能當時我剛巧當值,但收到老師來函十分高興,因為當年的小女孩,如今將踏入教堂。老師又提及,我曾在醫院畫了一幅她女兒的肖像,都渾然全忘了。」當何學工看回這張陳年舊畫,訪問的在場人士都大呼驚奇,因為畫得維肖維妙,他似乎繼承了爸爸的妙筆丹青天分。

何醫生被病童們夾計作弄化粧,並當選聖誕聯歡會選美比賽,風華絕代笑到在場人士流淚。(被訪者提供)

埋首研究食物敏感

生命的軌迹冥冥中似有安排,何學工在工作中有機會接觸到兒童免疫及過敏方面,見不少食物過敏病人,日常生活慘情,不能吃這吃哪,事事小心。有朋友是的兒子有食物過敏,遇有不能肯定有否過敏的食物會走到急症室旁試吃,有事立即求醫。「世界各地都有這種人,我對兒童食物過敏有很大興趣,覺得有服務空間,由千禧年開始,有關食物過敏的研究報告更如雨後春筍。」其後他去了外國接受食物過敏訓練,在此契機下,醞釀兩年,2002年開展了瑪麗醫院食物過敏診所,是全港首個食物敏感門診中心。

在瑪麗醫院任職接近25年他才轉投私營,在何學工的診所內,觸目是孩子畫作,因為有時候診需時,他不欲小朋友只看手機、平板,便拿出白紙與顏色筆讓他們畫畫。「小孩子的畫作充滿驚喜,有些只有五、六歲,構圖大膽有創意、顏色配得恰到好處,很有畫家的風範。」

有患癌小孩子,治癒後父母萬分感恩,成立了 「兒童危重病基金」,支援患重病兒童。當年的小孩子已長大成人,近年仍找他治療,因為她患有過敏症,對動物及塵蟎過敏。「我替她做脫敏治療。當年她在病房又是極怕打針,每次打針都要找『何一針』才安心抽血,做脫敏要打上48針,她笑說:『和你的緣分,就是不斷被你打針。』」如此這般的緣份,確是特別。

記者:周美好